English

“长江读书奖”工作室郑重声明

2000-07-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为正视听,“长江读书奖”工作室就首届“长江读书奖”评奖事宜发表声明和工作日志如下:

声明

一、“长江读书奖”由三联书店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以《读书》杂志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名义合作举办,由三联书店负责人和李嘉诚基金会的专人担任执行主席,由三联书店和李嘉诚基金会成立独立的“长江读书奖”工作室负责具体运作。

二、为使此次评奖对近五年来出版的优秀汉语学术著作具有最大的包容性,“长江读书奖”依照章程,邀请知识界人士参与评选,先由推荐委员个人独立推荐,然后,在推荐入围著作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工作。

三、评奖章程是全部评审工作的依据。从1999年11月1日发出章程草案向全体顾问委员和推荐委员征求意见,到2000年4月21日学术委员会开始评审,这半年中,曾与推荐委员有多次会议讨论和书信往来,但除章程草案中原有的“凡参评作品的作者,当年不得担任学术委员”这一回避规则外,没有委员提出任何新的回避规则。

四、推荐委员会的推荐书目,是全部评审工作的基础。2000年3月22日,学术委员会经过郑重讨论,确认了入围书目的资格,明确学术委员会无权修改推荐委员的推荐结果,无权增删入围书目。

五、著作奖和文章奖的评审是由两个学术委员会分别独立进行的。根据章程,凡有作品入围者,均未担任相应奖项的学术委员。

六、学术委员会是本届奖项评审的最终权力机构。全体学术委员严守评奖章程,对入围著作和文章反复讨论并经多轮无记名投票,负责地评选出本届专家著作奖和文章奖。

七、从评奖的运作考虑,设立“长江读书奖学术召集人”,并根据有关召集人的具体情况,轮流负责各届评选的召集工作。本届评审的召集工作由黄平和汪丁丁担任。

八、汪晖在设奖的酝酿初期,就对之多有疑虑。但由于他是三联书店聘请的兼职主编,不便对三联书店的重大事务表示可否,所以一直对评奖一事保持距离。加上1999年10月出国,更明确了对本届评奖完全不参与的态度。因此,汪晖不是本届评奖工作的召集人,也完全没有参加包括章程设计、书目推荐和评审在内的任何工作。在从公开媒体获知得奖消息后,汪晖即于6月11日以来三次致函工作室并转学术委员会表示辞谢。但工作室至今仍建议他慎重考虑。

九、我们深感评奖工作的严肃性,也了解自己经验的不足,所以一直关注着各界的评论,努力从中吸取善意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并继续欢迎负责任的批评。同时,我们也郑重呼吁:尊重事实,尊重批评的严肃性。对恶意的造谣、中伤、诬陷,我们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十、以上是迄今为止“长江读书奖”工作室发表的唯一正式声明,我们对此声明负完全的责任。

工作日志

一、首届“长江读书奖”于1999年10月启动,聘请31位各学科前辈学者为顾问委员,成立顾问委员会;聘请83位中青年学者为推荐委员,成立推荐委员会。有3位学者书面表示因故暂不参加此次推荐活动。

二、1999年11月1日,以书面方式向全体顾问委员和推荐委员发出“章程草案”,征求对章程的修改意见。

三、1999年11月17日,召开推荐委员会议,详细介绍“长江读书奖”的由来和筹备情况,并讨论“章程草案”。在京的推荐委员出席了会议,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外地委员则按要求反馈了意见。

四、1999年11月20日,以书面方式向全体推荐委员发出“第一次会议纪要”(含章程修改意见)和推荐表格。

五、“长江读书奖”章程全文发表于《读书》2000年第一期。

六、截止到1999年底,收到推荐表50份,共88种著作和55篇文章获推荐。

七、根据票数,按序取前10名著作入围(因有两种著作得票并列,故共11种著作入围)。

八、根据章程和入围著作情况,由执行主席提名,书面征求顾问委员会通过,选定15位学者组成首届专家著作奖学术委员会,选定11位学者组成首届文章奖学术委员会。

九、2000年2月至4月,学术委员审读入围著作三个月。

十、在审读过程中,有学术委员提出,入围书目学科不够均衡,主办单位、学术委员是否有权调整入围书目?2000年3月22日,学术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这一问题,会议决定,此次评奖仍以推荐的入围书目为基础进行。

十一、2000年4月21日至22日,著作奖学术委员会评审出专家著作奖。4月23日,文章奖学术委员会评审出文章奖。

十二、“首届长江读书奖评审公告”发表于《读书》2000年第六期。

 首届“长江读书奖”工作室

2000年6月30日

[值班总编推荐] 梅长苏吃上外卖了,影视剧的降格?

[值班总编推荐]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

[值班总编推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